“有没有记者愿意牺牲一、两个月的薪资,去做自己想要做的题材?”郭宇宽问。我答了一些,有关现实的局限性。若真要问我愿不愿意作无偿调查报道,我想我只能摇头复摇头。
这个社会需要伟人,可我不是。生活已经捉襟见肘,如果还要我做无偿的报道,我肯定热烈地诅咒这个社会。困难和考验,是我检验自己真诚度的指标。义务工作需要热诚,我拒绝义务工作,只能说明我对新闻工作热诚有限。
我国媒体长期缺乏调查性报道,原因像打了结的绳索般纠纠缠缠。在这片土地上,报道真相的代价是昂贵的,因此,挖掘真相一直成不了媒体的竞争项目。媒体自然没有拨出庞大资源作调查性报道的必要。
另外,稍微严肃一点的报道总是叫好不叫座,媒体又怎么会有下重本的动力呢?
因此,郭宇宽的建议是值得媒体人思考的。媒体无法突破,换个方向想,记者可不可能促成改变?干一、两个月无偿工,写出掷地有声的调查性报道,只要写出好东西,不怕公司不向你买稿,这是郭宇宽为我国媒体人打的如意算盘。
就像一盘赌注,输了倒贴,赢了就钻开了调查报道的门路。可是,这儿的媒体真的会花该花的钱买你的文字吗?到头来会不会又是一场记者的“文化奉献”?我还在抓头思考。如果你是媒体管理人,也许你可以给我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