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ursday, November 30, 2006

尾巴拖出的焦虑














雨多了,转眼竟就到了年尾。29岁的人快变30岁,39岁的人再多一个月就是40岁了。一开始我们都是一年又一年地过,转眼就是十年十年地过了。去年7月开始当新闻记者,一年以后惊觉“周期”的存在:八月是马华公会和民政党的代表大会;十一月是巫统代表大会。如果我年复一年地当新闻记者,这些日子每年都会出现在我的生命里。周而复始的赶场式生活,我无法想象,以致拒绝想象。

比起一个天天得问乘客“要咖啡还是要茶”的空姐,记者的工作天天都一部电影。每一天,我们都有不同的内容。我们见各色各样的人,我们听林林总总的话,我们走向各种各样的地方。我们每一天,都必须活在警觉的状态中,每一天,都期待自己写出惊天动地力撼山河的文章。我们活在时针和分针的尖角上,警觉地观测着世态的变化,可是也许正因为我们伏在时间的尖角上,我们感受不到时间它在我们身边流过。总是如此,一晃头,一个星期过去了;又一晃头,一个月过去了;当雨季重临,水灾的气味越来越浓洌,我们才突然惊觉:天呀,又一年了。

就这样,又一年。我无比焦虑。今年的我比去年的我进步了吗?长多一点智慧了吗?活得有意义一点了吗?我一点信心也没有。糟糕的是,我发现我电影的内容在重复当中。一批人的家园被无情的大铲摧毁,又一批人的家园被无情的大铲摧毁。巫统代表大会又来了,巫统代表大会又走了。种族主义的言论沉寂一年之后死灰复燃。在野党和公民团体再也喊不出什么新意。我是在前进中还是在原地踏步?我真的活过另一个年头了吗?我在时钟当中打圈徘徊,焦虑无比。

我需要时间好好思考,可是时间却不会因为我顿脚耍脾气而停步让我仔细思考。在我写这一篇文章的时候,秒针已经走了一圈又一圈。2006年,我蹉跎了你了吗?我要怎样活出不一样的2007年?我面对着前所未有的焦虑。我老了,耗不起时间重复同样的生命内容。怎么办才好?我与生命开始展开赤裸裸的长时间对谈。而时间,它流过。

Sunday, November 26, 2006

墨攻。莫攻

因为小粒苹的缘故,我时常都有首映礼的戏票。一部美化兼神化了墨家的戏。开场时觉得刘德华的古装造型很别扭,但是后来我决定原谅导演的选择,或是刘德华过于现代的样子。刘德华的演技有了进步,还有他仍旧是帅的,这才是最重要的。围城之日守卫小小的一座城,需要的不只是勇气和计谋,更重要的是鲜明的原则和足以镇定人心的......类似方向感之类的东西。范冰冰在树林里让刘德华背着的那一幕最让人愤愤不平。可是,那也是整部戏最温暖最真的一幕。是个悲剧。

Saturday, November 25, 2006

那时候

玩搬家时,一叠文章从大将书行的袋袋里跑了出来,跟我打了个招呼。它们代表了整个我和《星洲日报》、《学海》度过的懵懂岁月。我永远无法忘记中学时翻看《学海》看到自己的名字印在那上面的感觉。那时候,世界是美好的。那时候,我以为坏人都离我很远。那时候,我们擅长推心置腹。可是那时候,只能是那时候了。

Thursday, November 23, 2006

吹胀

强人步入新建竣的体育馆,观众像接受了指挥一般,立刻狂呼呐喊。一个十万人的体育馆,瞬间变成一个人的秀场;一个国家的荣辱兴衰,顷刻浓缩成强人的投影。

那一天,是1998年共和联邦运动会的开幕典礼举行的一天。也是武吉加里尔体育馆正式启用的一天。我和朋友坐在观众席上,随着众人呼喊、高唱国歌,用一种合群的方式来感受自己是个马来西亚人。有那么一刻,我为自己和国家最高领导人同在一个场合而莫名感动。

巨型荧幕里,强人的身影硕大无朋,他的每一条笑纹,都被放大成一国的成败兴衰;我和朋友的脸,只是数万个小灰点当中的两个毫不起眼的小灰点,渺小得没有属于自己的历史和未来。我和强人之间,隔着整片夜空的距离。

六年后,我却和强人站在同一个台上,有那么一刻,我们之间的距离是零。隔年,他又出现在我面前。这一次,我们之间,横着一张目无表情的桌子。他是前首相,我是记者,他说话,我录写;我提问,他回答。

他歪歪坐着与记者们一问一答,跟电视里我们看到的一样。又跟电视里我们看到的那么不一样。少了荧幕的转介、炫目灯光的照耀、众人欢呼声的烘托,盛气凌人的气息即从强人脸上剥落。在他顽固和稚气未脱的脸上,我想,我看到了落寞和苍凉。

想起六年前那一刻神奇的感动;想起体育馆里激烈的欢呼声;想起荧幕上的巨大投影,我迷茫目眩。当时出现在眼前的“伟大”巨影,真实存在过吗?会不会是报章电视长期在我耳目中喂食,伟大的影像在心中自然生成?

强人真是强人、巨人真是巨人吗?温和真是温和、激烈真是激烈吗?最后我判定,我无从判定。我吃的,是媒体喂的;媒体喂我什么,我就只能吃那一些什么。查探虚实,我挑了个笨法子:我当记者,我亲眼看看。你呢?你想到了什么好办法?别尽发呆,小心,我喂着你哩;喂饱了你,你的脑袋就更懒惰走动了。

Tuesday, November 21, 2006

玩搬家

从那头搬回这头又从这头搬回那头。离开的时候两块三还是两块三。现在跟人家说“两块三那边等”,人家会笑你“你很不update啦,两块三早就变两块八了”。我回来了,可是却再也回不到三菜杂饭一盘两块三的17区。赫拉克里特斯故弄玄虚地对我说,一个人不可能两次踏入同一个17区。好朋友茶室已经不见踪影,卖云吞面那间茶室变成了一间粉红色的租书店,漆皮掉得七零八落的Happy Mansion终于刷上了新漆,Sentosa的老鼠死了一批又一批,会说中文的mamak档小黑已经不知去向,当年和我们在Sentosa喝小黑的teh tarik谈国事私事的同学成了黄家定的新闻秘书。神奇的是,Shell油站仍旧固执地待在那里。我回到了17区。又回到了17区。

Saturday, November 18, 2006

我和他之间

失望比罗里还长

手提电脑从桌上走到床上,又从床上走到桌上,它的主人在闭关赶功课。偶尔抬起头发呆,顺手浏览一下新闻网站,心在《星洲日报》和评论人掀起的浪潮中起伏波动。这是一个动荡的季节,而我,我在赶功课、准备应考。亲爱的媒体朋友、学记朋友们,你们呢?你们又在做些什么想些什么?我不由得想。

那一个晚上,年轻朋友穿起写着“反对垄断”的T-恤,点起了蜡烛,唱起了歌。两辆拖格罗里横在他们和《星洲日报》中间,象是一把利刀,切割了两个世界。世界和世界之间,没有情感的河流、理性的隧道,就像《星洲日报》“沟通平台”栏目作者和评论人的思维一样,永远搭不上桥。

这一边的世界,年轻人小心翼翼呵护着烛光,唱起了一首熟悉的歌。他们唱:“我们围起来,我们圈起手,你听不见什么。你知道我在告诉你,我们千万个生命是火种......”一首我认识了超过十年的歌。十年前,我也曾经跟他们一样,呵护着一盏烛光,唱起这首温暖的歌。那时候,身边坐着的,是学记朋友,是用爱相系的兄弟姐妹;那时候,《星洲日报》给我们的,是一个充满爱的大家庭,不是断爱的拖格罗里。

《星洲日报》用是非原则,培养我成为现在的我,可是当我长大懂事后用是非原则与它辩驳时,它反问我:“你怎能如此待我?你是否别有居心?”如果失望也有长度,我的失望超越了长型罗里的长度,远远地横到了关丹的海滩。

五年前,我从温暖的爱中惊醒、从围起的圈子中挣脱自己;五年后的今天,我等待着有这么一朝,重又把你们围起。歌儿是这样唱的:“一个燃烧的生命是个火种,一个炯亮的眼神是烈焰,我们要我们要捉紧那一把火炬,燃烧熊熊的火;我们要我们要捉紧那一把火炬,唱出我们的歌。”一个燃烧的生命是个火种,反垄断的火焰,终将烧出熊熊烈火,那一天到来时,我们会在火光中,唱出属于我们的歌。

我在忧虑中书写,亲爱的媒体朋友、学记朋友们,你们在做着什么想着什么呢?

Sunday, November 12, 2006

一定duck!---- 送给反垄断的人们












《一定得》
詞:謝立文
唱:麦太


一定得!一定得!多勞實會得!唏!
人肥就更加要醒目。
多勞多得,多勞多得,多勞多得,搏命做!
人窮就更加要醒目。
要用兩手搏命咁lar,lar 住碌木!唏!
人窮就更加要谷盡。
多勞多得,多勞多得,多勞多得,搏命捱!
人肥就更加要谷實。
要用兩手搏命咁lin,lin 實碌木!唏!
唔怕輸,唔怕瘀,
人肥就搏命跑,人窮就搏命爬,
唔怕苦,唔怕死,
為餐晏,為了個家頂硬上!唏!
一二三四五六七......
谷實個手瓜,操硬個腳瓜!
星期一到星期七......
見步上步,憑我腳瓜!運─勁─上!

Tuesday, November 07, 2006

缺题

从来不曾想你想那么久。你是怎样一个人呢?你高大结实;你肤色黝黑;你总是压低声量说话;你总是走到走廊一角吞云吐雾;你像所有23岁的男生一样,对前途茫然无措。

我还知道你一直喜欢着一个女生,并且求爱失败;我知道你在家里长期当厅长;我知道你不喜欢图样设计的工作;我知道你华语说得很烂。我还知道哪些关于你呢?

离开旧公司后,我们便不再见面。上一回你在电话中说,新东家福利理想,你身心愉快,我为你开心了半分钟。“开心就好,开心就好。”我肯定这么说了。我总是这么说。

当初计划离开时,你说你并不喜欢图样设计,打算转行跟朋友一起搞手机批发,可是最后你还是转回老本行,重捉滑鼠在电脑屏幕上作画。我想,你对键盘和滑鼠谈不上喜欢也够不上厌恶,际遇把你带到了电脑前,你便随手按下椅子坐定。

“反正我也没有特别想要从事的行业。”你一定这么想。你才23岁,谁会忍心拴绑你呢?人生漫漫长,23岁,还早着,要看到大路,恐怕还得兜转几个弯呢。

那一天,全国发生了787宗车祸,29人魂断虎口。路上天天有人死,报章上的死亡数字全无意义。可是,那天你竟一声招呼也不打,就径自去凑数了。等待你摸索的未来,顷刻消散得无影无踪。现实让你太累吗?怎么还没有活出一个所以然来,你就放弃前行?

你离开旧公司前,我们都说,哪天有空大家约出来见面吧。结果那天以后,旧同事们都从未约你出来见面。后来累积的人生经验告诉我,这些话通常是敷衍话,当不得真。道别时,用心一点好,很多的暂别,其实便是永别。

Sunday, November 05, 2006

这种人!














有一种人等到要考试才来赶功课,闭关赶货还不知死活地blogging、发呆、睡觉。告诉你,这种人无可救药死不足惜。省下吧,同情心。我已经对这种人彻底失望。

Saturday, November 04, 2006

美错


我是错过了
但也因此看见了
网络媒体的美

宏祥迪澎郭史
凌风凯斌
谢谢你们今夜的
努力

烛光很美
人很美
心很美

错过,也很美。

Friday, November 03, 2006

今晚我们会见面吗?












“來自檳城理大、雪隆區馬大與博大,以及新山工大的大專生們連同社會人士將在2006年11月3日(星期五),晚間7時至10時於吉隆坡星洲日報總社、檳城星洲日報辦事處以及新山星洲日報辦事處,同步進行「反對媒體壟斷」和平請願。”

如果今晚你在《星洲日报》八打灵再也总社前看见我了,就拍拍我的肩膀,跟我说声嗨吧。

Wednesday, November 01, 2006

我鄙视你

前面的司机很自然地,挥一挥手,把塑胶袋从窗子里丢了出来。塑胶袋随风飘飘,轻轻落地,着急的人再怎么着急也无法力挽狂澜。

从来不曾认真思考垃圾和主人之间的关系,直到有一天室友很认真地问我:“你有乱丢垃圾的朋友吗?”我有乱丢垃圾的朋友吗?这是从没想过的问题呵,想了想,应该是没有吧。室友又问了:“那你能接受一个会乱丢垃圾的人做你的朋友吗?”

“一个会随处乱丢垃圾的朋友”,那么平凡的一串句子,却又那么怪味。你能接受一个随手把垃圾丢在地上的朋友吗?我从未认真思考过这个问题,但是认真思考起来,还真的不能。

也不是没有突然想贪方便随手丢垃圾的时候,但是每一次想要这么做,沉重的罪恶感都会把这种歪念头击沉。正因为曾亲身体验这么做会有多难,所以不敢想象自己的朋友可以面不改色地乱丢垃圾。

室友告诉我,世界上就有这么一个写作人把随手丢垃圾当作是一件很酷的事来写。你能想象吗,世界上竟然有人随手乱丢垃圾后得意洋洋,当是一件酷事为文特书,什么心态嘛?如果我脸上露出轻蔑的表情了,我想我是真的轻蔑她了。

不乱丢垃圾是教育培养我的习惯,尊重周边的环境是别人用身体语言告诉我的。中五那一年的关丹的直拉丁海滩,人人都在嬉戏玩闹,两个澳洲人却顶着太阳提着垃圾袋在海岸上拾垃圾。为什么要这么做?“这沙滩很美。”他们说。

后来我在香港一个人来人往的地铁站口看见一个清洁阿婶用小铲子剔除粘在地上的垃圾,那么认真、那么细心、那么专注,仿佛全宇宙的焦点都在那一小块垃圾上。我为之目眩。生平第二次,我被处理垃圾的人感动了。

我知道,我还会看到很多个从窗口飞出的塑胶袋、糖果纸、面纸。也许车里的人以为这样很酷,但是若他们看一下望后镜,迎接他们的会是一副鄙夷的表情。